人物 | 情系体育教育 爱洒训练赛场——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教师许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2?点击:

               

为一名教师,他始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做事在前。他,就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党员教师——许琨。

许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专项教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羽毛球队总教练,主持校企合作课程《羽毛球专修》,省级体育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负责人,羽毛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二级运动员,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官,羽毛球运动水平等级考试国家二级考评员,曾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图为许琨老师在课堂上耐心指导学生)

用心教学——宝剑锋从磨砺出

对于体育教育事业,他一腔热情,每学期都超额担任两个年级的羽毛球专项教学任务,在专项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狠抓教学质量,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担任羽毛球校队教练已十余年,校队的训练时间基本都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他花费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从校队人员遴选、制定训练计划到训练落实,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严格之下不乏人文关怀:当队员们产生倦怠时他耐心开导;当队员们发生矛盾时他及时调和;队员过生日了,他精心为队员准备生日蛋糕一起在球场过生日;训练强度太大怕队员营养跟不上,他自掏腰包给学生买食材炖汤煮鸡蛋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晨天不亮,他带领学生在田径场练体能;暑期球馆闷热,他带领队员们在球场挥汗如雨;寒假大雪纷飞,他带领队员们坚持磨砺……奋斗的脚步不曾停歇,羽毛球校队在他和团队的带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羽毛球赛团体和单项金牌

(图为师生们快乐的“球场生日”)

(图为训练后队员们享用“爱心营养汤”)

校企合作—— 跑出人才建设“加速度”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为进一步落实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培养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体育人才,他不遗余力,多次主动寻找省内资质过硬的合作企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省英姿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许琨老师作为基地负责人申报了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认证,经过院、校、省三级评审,于12月通过了省级基地认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实践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共同的愿望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邀请用人单位提前介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打通最后这关键的一公里。一组数字见证了他在校企融合过程中的“大丰收”。通过基地的培养有漆光祥等11名同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在体育产业各领域创业发展。有杨玉山等10名毕业生留在英姿体育工作,其中杨玉山同学现担任公司的教学主管,负责公司的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有志于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搭建梯子、提供空间,让创业创新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

“感谢许老师,是许老师一直在引导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能收获现在的成果,离不开他。”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肖向春说道。

教有所得,许琨利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帮助同学们创业,指导帮助了6名同学创建了羽毛球馆、20余名同学创办羽毛球俱乐部和羽毛球培训机构、8名同学经营羽毛球用品店。

在申报基地的两个月里,兼顾学校上课与基地报批,往返长沙、娄底成了常态。“我申报创新创业基地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威尼斯赌博游戏的就业机会,我认为这就是我身为教师的职责。”许琨如是说。

经过他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彰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办学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1年1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送教帮扶—— 播撒乡村体育教育燎原火种

“握拍的手尽量放松”

“架拍时把大臂抬平”

“这样才能发出更大的力量。”

……

天高云淡,群山如黛。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横江教学点简陋的水泥坪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一堂专业而又生动的趣味体育课激起了在场每名学生的兴趣,这个横江教学点一共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孩子共20名,都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上课,整个教学点只有一位老师。

孩子们一会挥动球拍,一会蹬跨转身,一会奋力奔跑,许琨通过有节奏的互动口令、不断变化练习方式,让几十名孩子练得风生水起。

“原来体育课是这样上的哦,又好玩,又学到了东西!”喜欢打羽毛球的二年级学生奉坤鹏一边擦汗,一边兴奋地与同学们分享“课后感”。

“学校太偏远了,招不到专业的体育老师。”在奉家镇浪山坪小学送课时曾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的奉光辉老师这样说。 “别人都说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我们这儿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奉光辉自嘲道。

这样子的教学困境,在大山里的学校很是常见,在新化县的偏远山区,如水车镇、奉家镇等村小和教学点随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的帮扶而在发生着改变。

“我们对水车镇长石村进行帮扶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合自身特色送教下乡。”许琨介绍,他多次在村里组织开展送教帮扶活动,资助体育器材,定期安排实习老师下乡送课。通过体育为山区孩子们拓展更宽的成才之路。

穿梭于大山助学的许琨是一位“热心人”,他自费购买一批趣味田径器材送给两个农村教学点的孩子们使用;他也是一位“引路人”,带领着大学生开展送教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投身教育事业,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投身广大的乡村体育教育行列。在他的鼓励下有40余名同学报考农村特岗教师、3名同学参与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12名同学参军入伍,脚踏泥土,为乡村振兴贡献体育力量。

(图为许琨老师在新化县奉家镇横江教学点带领孩子们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