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 6 月 24 日电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24 年 6 月 24 日)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 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 2023 年度国家 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 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 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 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 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 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 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 物 ”。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 ”揽月,“天和 ”驻空,“天
问 ”探火,“地壳一号 ”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 ”号探秘万米深海,全 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集 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 6G 卫星发射成功,北斗 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 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 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 力进一步释放。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
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这些都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 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 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 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 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保障高水平安全。坚持“ 四个面向 ”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 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 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深化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 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 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 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 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 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 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 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 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 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 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 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锚定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 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 全球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 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 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 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 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 11 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 磨一剑 ”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 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第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 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 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 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 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要加 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增强 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 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战略部署,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
大科技项目,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 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 协同攻关,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提出原创基础理论、掌握底层技术原 理,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第二,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 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 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 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 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 重大科技项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 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 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 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 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威尼斯赌博游戏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 形成产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 投硬科技。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
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 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 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 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有不少科研 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要坚持“破四唯 ”和“立新标 ”相 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 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威尼斯赌博游戏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 释放创新活力。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 ”、“牌子 ”之风,让科研人员心 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 伤神。
第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科技创 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 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 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 伍。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 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威尼斯赌博游戏 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 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 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第五,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科技 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 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 自强。
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 共建“一带一路 ”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 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 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 好造福人类。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 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 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 业发展再立新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 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 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力做好 服务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科技新知识,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 作的本领。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 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 结奋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
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求是》2024 年第 11 期 2024-05-31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习近平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扎实推进高质 量发展, 目的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就,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讨改进措施,推 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 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更加强调发展的高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宣 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 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新时代 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 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 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从内在条件看,我国一些领域关键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 然较大,掣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工作推进情况看,有的领导干部认 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一遇到矛盾和困难又习惯性回到追求粗放扩张、低 效发展的老路上;有的领导干部观念陈旧,名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际上 “新瓶装旧酒 ”;有的领导干部能力不足,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挑战,不 知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我 们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 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 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里, 我重点就此谈一些认识。
去年 7 月以来,我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 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12 月中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 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 个重大任务,主要考虑是: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 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 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 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一直在思考,也注意到 学术界的一些研究成果。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 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 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 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 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 生产力加快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 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 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 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 四个面向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 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 实需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 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 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 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 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
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 局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 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 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 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 集群。要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 应用,用创新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 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 峰碳中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 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第四,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 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 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 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 ”和市场
“无形之手 ”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因此,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 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 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 境。
第五,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 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 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着力培养造就战略 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 工匠,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要健全要素参与收 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 氛围。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 2024 年 1 月 31 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 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习近平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应对灾情 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
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 局稳定
新华社北京 6 月 18 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 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 南涝北旱特征明显。
习近平要求,要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 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习近平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 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 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 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