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我们常常在梦境中顿悟?
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做了蛇咬尾巴的梦,发现了苯环结构;
诺贝尔奖获得者 laureate Otto Loewi 梦到了一个实验,证明了神经冲动是化学信号传递的;
《科学怪人》的作者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梦见了一个可怕的幽灵瘫在桌子上,产生了这本书的灵感。
但是梦境顿悟不是名人的专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常常遇到:
几何题算了一天不会做,晚上就梦见自己还在做几何题,第二天突然有思路了;
写作文没思路,晚上梦见自己还在写作文,第二天突然有灵感了;
想了一天表白不知道怎么说,晚上梦见自己还在琢磨,第二天突然思路清晰了(这个纯属凑字数)。
什么情况下做梦会顿悟?
要想在梦境中有什么重大的发现,那么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处在「清醒梦」(lucid dreaming)的状态中。清醒梦就是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跟白日梦不同的是,前者是做梦的时候有点清醒,后者是清醒的时候有点睡意。2015 年发表在 Neuroscience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清醒梦和元认知的关系:清醒梦和元认知的过程都使用的同样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在思维控制(thought monitoring)方面(元认知:对自己认知状态的意识,也就是「知道自己知道」)。文中还提到, 清醒梦其实就是元认知的其中一个形式。那么这意味着,你在清醒梦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思考。白天你只是停留在问题本身进行思考,但是清醒梦中你跳出了问题本身这个局限,对困惑的问题有了定义更广的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白天做几何题一直在几何图形内做辅助线,清醒梦中我可能就开始天马行空地画辅助线,最终找到解题办法。
什么因素影响清醒梦的频率?
虽然说谁都可能有过清醒梦的经历,但事实上能够频繁产生清醒梦的人还是蛮少的,可怜的研究者都找不到足够的人来研究。一方面,清醒梦跟人格特质有关系:内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的人格更易产生清醒梦;意外的是,想像力竟然跟清醒梦的关系不是很大。另一方面,清醒梦跟行为表现有关系。2010 年发表在《Dreaming》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用非连续不涉及文字的 Stroop 范式发现:清醒状态下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被试与高频率的清醒梦高度相关。这似乎就侧面说明,在影响顿悟的因素中,注意力是比想像力更重要的因素。
清醒梦还有治愈功能?
清醒梦除了能帮助我们思考,还能有效减弱焦虑症状。它的作用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认知行为疗法(CBT),被许多心理医生用来治疗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而 CBT 在强迫症中最广泛的应用就是「脱敏疗法」,即在指导下不断重复将自己置于害怕的境况中,然后逐步实现去敏感化。我查了一下,竟然真的有清醒梦疗法(Lucid Dream Therapy)这种东西,大开眼界。这个疗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训练来实现,核心要点就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关注细节,无论是观察,还是倾听。当你在清醒状态下形成这样的注意力习惯的时候,你在梦境中才会有机会发现那些你看到的不合理的地方,而这个时候是你有可能开始清醒梦的时机。
2.毕业前夕,如何完善心理防御机制,及时调控情绪?
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过程,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遇到各种困难或挫折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及时调控情绪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合理宣泄。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宣泄”。较妥善的办法就是向朋友、老师倾诉,一吐为快。也可以打球、爬山,参加大运动量的活动,宣泄情绪。但宣泄应是适度合理、无破坏性的。
②适当转移。当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学习新知识技能,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利用假期郊游,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得心理平衡,保护自己。
③善于自我慰藉。自我慰藉实质上是自我辩解。人不可能事事顺心,择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已尽了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以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解脱。
④正视现实心态。正视现实是大学生保持健康的择业心态的重要标志。正视现实就是要,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存在的地区差异、供需矛盾和就业现实与自身期望之间的距离。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那种脱离现实,好高骛远,凭空臆想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⑤理性情绪法。人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信念,这些信念指引下的认识方式会左右人的情绪。人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来自人的非理性观念。消除不良的情绪就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要分析自己有哪些消极情绪,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相应的非理性观念,并对其进行挑战、质疑和论辩,同时对比两种观念状态下个人的内心感受,鼓励自己向理性观念方面转化,从而有助于排除不良的情绪。
3.保持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首先,面对繁杂信息,不只纯粹单向接收,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有什么?”...。举个例子,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超级爆文,你除了转发、点赞、评论和打赏以外,还可以问一下: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鸣?它写出了大家的什么痛点还是?如果我处于文章提到的情况,我会怎么做?除了文章提到的情况,还有那些情况是这篇文章所不能涵盖的,甚至于和它完全相悖的?...,当然,你可以思考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咀嚼”。被正确“咀嚼”过的信息,它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也终将滋养你。
其次,丰富你的知识结构。
更准确地来说,这一点应该是优化思考模式,但思考模式较为抽象,优化起来也更为长期,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因此更改为更为直观的知识结构。
丰富知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多学点好玩的知识,多接触点好玩的事;搞数学的,就可以学点美学;搞文学的,也可以学学绘画;搞IT的,也可以尝试写诗...,它们未必对你有用,但一定得好玩;它们未必会直接给你答案,却会让你在思考问题时拥有威尼斯赌博游戏新的角度;慢慢地,就可以起到优化思维模式的作用。
最后,不管你最终喜欢什么,先喜欢上你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努力过以后,发现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那请你先喜欢上自己的生活。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生活是治愈一切问题的最好解药。你好好挣钱,你好好吃饭,你好好睡觉,你好好健身,你好好照顾身边人,你好好生活,你努力变得更好...,这样,那些原本无解的问题,也会变得答案渐显,因为生活不会辜负那些认真对待它的人。
如果你已找到所爱,当然值得欢欣鼓舞;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也无需自暴自弃;只要你用心生活,努力向前走,前面一定鲜花开放。
4.你不是迷茫,你是自制力不强
打开今天决定要看的书,看了两页,拍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打卡,然后等待着点赞评论,再抽个时间回复评论,等待与渴望被关注的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直到该洗漱睡觉了,你才发现,那本书一直停留在第二页上。
想学英语,看看时间还早,看会电视剧吧;这个电视剧怎么拍的,情节都对不上啊,太无聊了,还是玩会游戏吧;游戏玩的差不多了,一看时间,半夜十二点了;算了,还是明天再学吧,反正也不差这一天。
减肥中呢,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看到这家店要去尝一尝,看到那个好吃要买回来吃一吃,还不断的安慰自己,减肥不差这一顿。
于是,我们给自己找到了很多的借口,什么拖延症啊,懒癌晚期啊,人生得意须尽欢啊,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这些借口也都说得过去,还附带着勇于自嘲的幽默感。
然后呢?
然后,我们一边会所着唉我也想改变啊,我好迷茫无助,我好惆怅无奈,我也不想这样的,我想做的更好但就是找不到方向。
再然后,我们仍然在原地踏步的位置,止步不前。
你有没有透过这些表象去看看自己的内在?
你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你连最起码的自制力都没有。
自制力是什么?
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
昨晚有个姑娘给我留言,说她控制不住自己,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下朋友圈,她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也想改变,想努力学习,但就是做不到。
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是因为你本身已经意识到这种行为给你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而你为什么没有改变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否做好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自制力。
频繁的刷朋友圈,是你的自制力没有达到与你想要的东西抗衡的地步,所以你一再放任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刷,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你的存在感和充实感。
什么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都是自制力不能发挥其作用时,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
你是学生,就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你是员工,就得全力以赴,做出好业绩。迷茫不过是懒惰的出口,你没有坚持过就说自己没办法,那是对自己的贬低。
所以你要强制性的让自己改变,把花在朋友圈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然后循环渐进,再去学习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
自制力太差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上个周末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来收拾屋子。
理论上,就算大扫除也用不了一整天;而实际上,我确实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浪费在了做家务这件并没有让我获得快乐的事情上。
先收拾卧室,把床单被罩都换下来,换着换着觉得房间好安静,还是有点声音的好,打开电脑音响,原来播放列表里的歌都听腻了,于是又到曲库里搜索,一首一首的试听,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找到几首差不多的,才想起来还要干活……
好,继续,现在要收拾玩具了,该洗的放到盆子里,其他的归置到相应的箱子里,咦,好久没玩这副象棋了,练练手吧,叫上秦先生杀一盘,输了,转身看到玩具仍然是散落一地。
卧室终于捯饬的差不多了,转战客厅,有点无聊,一边看电视一边收拾吧。
这部看过了,这部得盯着字幕才能看懂,推理费脑子的也不行,因为擦桌子拖地不能时刻对着电脑情节跟不上不过瘾……
找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确认看……
好了,客厅也收拾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下厨房的卫生和卫生间要洗的衣服了。
想看看冰箱里有什么需要处理的,结果被酸奶吸引了,拿出两杯来喝掉,再找找还有什么吃的,也吃掉……
当我洗完衣服彻底解脱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其实,我本来可以两个小时就完成的事情,我用了一天外加没吃午饭的时间。
我完全可以先做完家务,再吃点东西,再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看看书或者研究研究象棋。
而不是一会做这一会做那,家务没做好,我在其中也玩的并不痛快。
因为自制力不强,总是被这些外在的事情所吸引,分散了注意力,从而放任自己去为那些琐事分神劳力,不能专注的去完成我们想要做的事,导致了时间的浪费,精力的消耗。
从兴趣开始,顺其自然
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呢?
首先你要找到你有兴趣的事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所在,便是动力所在,这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其次,要找到一个你想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毫无章法的规划有可能会把你带到偏离的轨道上,所以你要想明白你想在哪方面有所发展和深造,选对了方向,事半功倍。
再者,你要强制性让自己去坚持,比如你要报考MBA,那你每天就要拿出一个小时或者威尼斯赌博游戏的时间来练习听力、口语、笔试试题,每天无论多么的困多么的冷多么的不愿意起床,你都要坚持把这部分练习完。
在这坚持的过程,就是你自制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涵养跟他的自制力是息息相关的,我见过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怎么刷朋友圈,他们宽容大度,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很能够控制自己对他人的脾气和度量,因为他们深知,小事和冲动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有益之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文化素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代表了我们内心的层次,层次越高,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高尚,他能够看到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那一面,并坚持自我完善和控制。
提高知识和素养,与提高自制力,相辅相成。
罗伊·L·史密斯说过:“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就放下那些迷茫的借口,培养好你的自制力,你终将能收获你想要的。
Do it now!
注:本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为什么越亲的人越没有耐心
前段时间,朋友和我吐槽:你知道吗,我费尽人力、物力、财力帮了好朋友一个特别大的忙,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从头到尾居然连个“谢”字都没说,居然还开玩笑说我办事拖字诀。
我安慰朋友说,可能他觉得和你关系很铁,说“谢谢”太见外吧。你不也说,开玩笑说你拖字诀吗?可能你的朋友犯了我们大家都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譬如,我们平时不顺心的时候,不也会对父母大声嚷嚷,不停抱怨,甚至发脾气吗?有谁会在父母做好饭的时候说声“谢谢,您辛苦了”?大多数时候都抱怨,菜炒咸了,油放多了。朋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对待最亲密的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忘记感恩,不是大呼小叫、不停抱怨,就是懒得搭理。
因为太过熟悉了,不知珍惜,而慢慢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和尊重。突然想起一对七八十岁的老夫妻,虽然儿女们都非常孝顺,每个月都会给他们不菲的赡养费,但是他们却坚决不和儿女们住在一起。老人吐露,儿女们都很好,也很孝顺,但是总觉得在他们面前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总害怕他们会像教育孩子一样教育我们,“少吃这个,不准那个”。
其实儿女们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耐心,在沟通的时候忘记了照顾老人的自尊。老人渴望得到爱的返养,不仅仅是赡养费或衣物,他们更渴望得到子女的尊重和耐心对待。
我们之所以会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熟悉和最亲密的人,是因为我们总觉得,最亲密的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即使我们犯了错,惹他们生气,他们也不会怪罪我们。事实上,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婚姻,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现过裂缝,便很难恢复原貌。
所以,即使最亲密的人,也会因为我们的不尊重和缺乏耐心而受到伤害。
所以,无论如何,请用心呵护他们吧。这不仅是高情商的表现,更是成年人的处世法则。
注:本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你之所以偏见,是因为层次不够
2016-05-27 夏至未眠 思想聚焦
文/夏至未眠
01
我还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经济困难,经常粗茶淡饭的将就,咖啡馆更是从来没去过的。每每从星巴克的大窗户前走过,看着里面一位位,端坐在精致的小皮沙发里的男男女女,心里总会默默的说上一句:世俗,装逼!
我总是想,有白开水喝更解渴更便宜,何必要花上百八十块钱在这里喝那一小杯奇怪口味的东西呢,有这钱还不如买上两本书呢。
刚工作那会,我们几个一穷二白的小姑娘经常凑在一起,中午一起去公司左拐边的小店里吃煲仔饭,无它,因为价格便宜。
有一天我们从杨迪的工位旁路过,麦琪拉着我的手说,你看那杨迪,今天又换了个LV包包,真是个拜金又肤浅的女人!
麦琪满眼的不屑与嘲弄,仿佛杨迪在她眼里,已然是只顾追求物质的low女人。
是的,月薪稀薄的我们觉得,买个几万块的包包,脑子是有多不理性,是有多败家啊?
02
后来有一天,我和当时的总监一起出差,因为飞机晚点,我们只好去附近找个地方先打发下时间。
我说去麦当劳吧,点杯可乐坐坐就行,主管眉头一皱,说为什么去那么熙熙攘攘的地方?抬眼看到旁边的米萝,她手一指:就这里吧。
我一边跟在她后面一边想:有钱人果然事事要讲究。
进去之后,我和她淡淡地闲谈着,店里飘渺的轻音乐萦绕在上空,坐在柔软的椅子上,让我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的错觉:如果以后累了,都在这张椅子上休息一下,也是挺美好的。
看着总监手臂上的Cartier手链,我终于鼓足勇气脱口而出:你们买这种贵重的物品,从来不觉得浪费吗?
主管一愣,说,不过一万多而已,看着样子喜欢,也没多想,就买来戴了。
不过一万多而已?!听到我差点内伤。
主管说,她年薪几十W,给自己买个万把块的喜欢的手链,好像也很正常的呀,有什么好浪费的吧!
主管看看我的侧耳,说,这和你月收入4K,买个喜欢的一两百的银耳钉,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吧。
她接着说,但是在那些,可能还不够温饱的人眼里,你这样花一百多买对耳钉,还不如他们多买两袋白面大米吧?
说的我竟然一时没有缓过神来。
最后,她笑着说,等你以后住得起高楼洋房,穿得起华衣锦服,喷得起五号香水,你就会明白,你喝杯蓝山咖啡,买个LV包包,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和我们去吃个路边摊,喝瓶矿泉水,买双粗布鞋一样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我环顾店里,人们都在自顾自忙着,有的看书有的办公,没有人注意到,这边角落里一个普通弱小的女孩子,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翻江倒海,沧海桑田。
03
现在,我也经常去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角落里默默地想文案或赶稿子,偶尔抬起头,看着外面匆匆而过的小女生或小男生那不屑的眼神,我总是回想起五年前的自己。
忽然就突兀的笑了。人生啊,真是奇怪,原来你所有自以为是的固执和偏见,都只是因为你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当我也淡定从容地端着一杯拿铁,我才明白,我来喝的原本就不是咖啡,而是在过一种最顺手而理性的生活。因为除了家里,在这种环境这种地方,最适合我整理思维或平静写字而已。
而我后面慢慢的了解了杨迪,她家境殷实,工作勤奋,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买轻奢包包。有一次她说,她妈妈常嫌弃她的品位太低浅,买的都是些暴发户东西。
我惊讶不已。杨迪顺口说一句,她妈妈经常去法国或瑞士买包包和饰品。可能正好比较方便,因为她的妈妈,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层。
真是可笑,她妈妈眼中的杨迪低浅而土气,我们却觉得杨迪土豪又败家。你看,同样一个人,因为站的高度不同,我们的视角差的天壤之别。
当我走过了很多的路,见过了很多的山水,认识了很多的人,我才知道,当你没有站在更高的地方,你就不会看到那更远地方的风景,不会明白威尼斯赌博游戏已然合理的人和人生。
每当我工作疲了,跑步累了,写字烦了,我都会在心底对自己说,放下你自以为是的偏见和固执,为了那更无限可能的生活,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把。
原题:《你所有的偏见,都只是因为你还未达到那个层级》
*作者:夏至未眠,不服老的小兔子,国企里的大作女。微博@有个夏至未眠,微信公众号:夏至未眠
7.弱者都易怒
2016-05-26 周冲 思想聚焦
文/周冲
在人世扑摸滚打三十年,得到了一些还算有用的经验。
它们有些和传统价值观相符,有些则相悖,其中一条就是,农村不代表淳朴,贫穷不代表美德,弱者不代表良善,甚至,许多时候,这是相反的存在——农村繁衍威尼斯赌博游戏的恶,贫穷催发威尼斯赌博游戏的罪行,弱者使用威尼斯赌博游戏的暴力。
今天要讨论的,不是村庄与贫穷,而是弱者。讨论弱者何以易躁易怒,攻击性爆棚,整个人就像一个行走的弹药库,一碰,就会引发小规模爆发。
前些天,一个人跑来,说要谈合作。
我看了看他的条件,和我的合作标准,相差太远了,就婉拒了他。
他忽然间就怒了,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码字工吗?”后面接着一串脏话,我没回骂,因为我仅存的生存智慧告诉我,不要和一个弱者吵架,再多的理智,也敌不过别人的胡搅蛮缠。
骂完以后,他把我拉黑了。这事儿当然不足以让我生气,只是让我再次确认:越弱的人,越容易动怒。
同时,也引发出一串谜之定律:
越穷的人,越仇富。
越差劲的人,越热衷暴力。
越无能的男人,越喜欢打老婆孩子。
越空虚寂寞冷的人,越恼怒于别人秀恩爱。
《狂热分子》中,几乎整书都在重申一个观点:越LOW的人,越容易投身于群体暴力,比如农民起义,文革,土改等。
于我们自己,亦有类似的体会:越困窘,火气越大。越失败,越不容忍。越不被尊重,越容易侮辱他人。
总而言之,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口音、不同姓名的弱者,都有着同一种行为style:热衷攻击。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当年我大龄未婚,在小县城生活,成为一个着名的笑话。
我父亲就戳着我鼻梁说:“你就是我们家的耻辱,你就是我们家的耻辱……”我母亲呢,每天哀声叹气,觉得我这一辈子没救了。甚至我的学生,也说:“我觉得你好傻!”更不用提其他的流言。
总而言之,在那个偏僻的小县城,我就是一个着名的、活蹦乱跳的、一无是处的无能大LOW逼。
当全世界都不给予你认可,你欲求不满,备受苛责,自然心理紧张,于是,会无意识地,启动防御机制,以维护心境平和。
要么攻击,对障碍物与障碍人,发出爆发性愤怒。
要么逃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所以,在那段时间,我和父母的关系,是史上最不好的,父亲不包容,我也不相让,烽火连三月,亲情荡然无存。
而对于周围的同事,我基本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交谈,在那里呆了两年,认识的老师不超过5个。一有时间,立刻回家。别人以为高傲,只是自己才知,那是不想面对的逃离。
多拉德和米勒在《挫折与攻击性》里,说:挫折一定会引起侵犯或者退缩。
归根到底,一切愤怒都不过是对自己无能的宣泄,一切逃离都不过是对矛盾的无可适从。
曾经有一个实验,试验挫折与攻击的关系。
实验人员让被试者,先做一些字谜游戏。
有些被试者觉得游戏很难,很受挫,尤其是另一个人在整个实验中,老是激怒或骚扰他们。
另一些被试者,没被骚扰,也没在任务中受挫。
游戏结束后,被试者得到一个机会,给另一个进行创造性任务的人评分。
评分方式是对他进行电击。
当然,这并没有真正实施,电击量只是对攻击的测量。
实验结果为:那些受过挫折的被试者,远比那些没受过挫折的被试者,给予这个人的电击量要多。
也就是说,攻击被迁移到一个无辜的人身上。也足以表明,挫折令人愤怒,愤怒导致攻击。
这和那个著名的例子一样:
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小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
你看,所有的暴力都是有来源的,来源就是施暴者自己所受的暴力。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微博上的喷子,大多又穷又土又LOW又无能,为什么喜欢造谣的妇女,又傻又丑又失败老公又出轨,为什么打老婆的男人,又怂又装又软弱又无能……
所有的盛气凌人,暗箭伤人,血口喷人,都是色厉内荏的假相,它的背后,都是施暴者不愿承认的自卑。
明白了这些之后,当年我就告诉自己,这一生,万不可活成逃亡之旅,或战争之途。要面对内心,睁大眼睛,看清真实的愿望与恐惧。
哪些是愿望,那就尽一切能力,去服务它。
哪些是恐惧,那就让自己强大起来,挣脱它的束缚。
人生于世,总有诸多羁绊,外如事务,中如欲望,内如心结。于是卢梭才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真正的成长,就是摆脱局限,为自我的实现,挣得更大的可能。
所以,如果正在阅读此文的你,也觉得自己易躁易怒,请停下来,好好想想,你的情绪化,归根结底,是不是因为穷LOW弱怂逊?
如果是,先别道德审判,请积攒力量,慢慢地,朝着你的光,逐渐变得卓越强大,如此,你才有可能逐渐摆脱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一触即发的弱者心态,变成一个能爱的自由人。
*作者:周冲,2015年离开体制,专栏作家,武宁形象大使选美比赛冠军。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ID:fuck_your_dick),微博@周冲周冲,著有《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8.为什么一些生活中很外向开朗的人会喜欢孤独,经常独来独往
2016-05-25 Lachel 思想聚焦
作者:Lachel
来源:知乎
因为他是一个内向的人。
不要怀疑,很多人都是这样。
内向的人,通过独处来恢复精力。
所以他们不是喜欢孤独,而是,孤独才是他们的常态。
他们跟别人交流、相处,其实都是在消耗精力。
下面详述。
心理学上有一个模型,叫「五因素模型」,又叫「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公认比较全面的人格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中,把人的性格用五个维度来区分。
分别是:
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负责性(Conscientiousness)
亲和性(Agreeableness)
神经质(Neuroticism)
外向性(Extraversion)
在「外向性」维度量表上,高得分者被认为是「外向」的,而低得分者则被认为「内向」。
这里的「外向」和「内向」是有一定描述的。
外向:倾向于人际交往,热情、爱说话、充满自信、喜欢交友。在社交聚会中感到快乐。大都愿意与他人共处而不是独处。在其他人面前精力充沛,而在独处时变得平淡或感到无聊。更愿意与别人交谈而不是独自思考。等等。
内向:倾向于安静的、低调的、深思熟虑的,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他们在独自的活动中感到快乐,比如阅读、写作、绘画、编程,等等。典型内向的人大都愿意独处而不是与他人共处。习惯在一个时间只专注于一件事情。更愿意独自思考而不是与别人交谈。等等。
可以看到,区分「外向」和「内向」,最关键是,是看他是更愿意跟别人在一起,还是一个人独处。而不是开朗、活泼、健谈,这些。
因为:内向的人在跟亲密朋友相处时,也能表现出如上特质。
更深入地说,外向与内向的差异,主要在于下面三点:
经验的广度和深度
外向的人倾向于广度。
他们喜欢了解很多事物,对很多领域都抱有热情,喜欢交很多朋友(但也许都不够知心),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对他们而言,生活就是积累尽可能广泛的经验。
内向的人则倾向于拓展某一方面的深度。
他们同样会对许多领域和事物抱有兴趣,但与外向的人不同,他们大多不会浅尝辄止,而是会深入钻研下去。他们的朋友不多,多数人跟他们只是点头之交,但他们会对朋友交心。
对他们而言,太多的经验会造成压力。
对刺激的反应
外向的人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刺激,并对刺激有较高的适应值和较高的恢复水平。也就是说,他们乐于接受刺激,并且对刺激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内向的人内心活动水平较高,对他们而言,任何进入大脑的刺激,都会引起紧张水平的迅速升高(相对于外向的人),引起「刺激过多」的不舒服感受。
精力的来源
这是重点。
外向的人会从外部世界获得精力。
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获得精力的方式。而当他们独处时,亦即切断了他们的精力来源,很快就会感到精力耗尽和无聊疲倦。
内向的人,则是自己制造精力。
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在花费他们的精力。他们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恢复精力。所以有些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很容易疲倦,自个儿待着反而神采奕奕,就是这样。
但是,内向的人绝非都安静、低调、不善言谈,当他们精力充沛时,他可以跟你聊上几个小时,眉飞色舞。
同样,外向的人也绝非一定开朗活泼。当他精力耗尽时,同样会一蹶不振。
关键只在于精力的水平,以及恢复精力的方式。
9.要不要追一个你认为配不上的人?
2016-05-23 Juno 思想聚焦
文/Juno
记得以前和妈妈逛街的时候买了一件很贵的风衣,把它装进行李箱的时候都心疼死了,怕皱了,回到学校就把它拿衣架好好奉起来。可是这件风衣那么贵,里面不能随便套个T恤就出门了吧,鞋子总不配个运动鞋吧,于是每天都在寻找与之搭配的内搭和鞋子的焦虑中度过,珠海的春天本来就很短,于是在我还没买到合适的内搭和鞋子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穿短袖热裤的夏天了。
奇怪的是,每年我都会把它带在身边,总觉得不穿可惜了,但是每次都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内搭而作罢。
追求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人,就像买了一件昂贵的衣服,即便你拥有它,你也无法真正享受它。
所谓的配不上,不过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资源方面,例如家庭背景、金钱财富这方面;一方面是内在资源,例如长相身材思想价值观方面。
当你觉得在金钱上配不上对方时,出去就餐,陪他吃贵的你肉疼,让他陪你吃便宜的你又心疼,不是他将就你,就是你迁就他,但是迁就来迁就去,两人都委屈勉强。最舒服的还是找个一样喜欢吃路边摊,然后一边吃着花毛一体一边撸串有说有笑的人。
我有个朋友,一直单身,其实追求者蛮多的,只不过他们都长得稍欠火候,她觉得很郁闷,说还不如没有人追呢,我说,有人追不挺好的嘛,至少证明你是有吸引力的,她一脸便秘的表情望着我说,你难道不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会追你,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配得上你,所以他们会向你表白,不是说明你天仙下凡,而是说明他们觉得各方面和你挺配的。到底是我长得太不堪,还是他们太过自信?
如果你说,不管你觉得有多配不上的人也要追一追,万一对方眼瞎呢?
好吧,如果他真的眼瞎了,你们真的在一起了。两个人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因为你总认为你配不上对方,所以对对方始终会有一种亏欠感,你会放弃你的坚持原则无条件地迁就对方,而亏欠感在关系初期虽然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矛盾,但是时间长了,也会给对方造成一种,跟你在一起是我吃亏了,所以你要好好补偿我的感觉。于是一个肆无忌惮任性,一个无底线原则迁就,直到某一天一个人任性坏了,或者一个人迁就累了。
而在你觉得配不上对方却拥有对方的时候,安全感是缺失的,安全感究其本质来源于对自我吸引力的肯定,所以当你自己都觉得对方这么好,怎么会看上我?即便真的在一起了,不是怀疑对方眼瞎就是自己人品爆棚。对方一聊微信就觉得是在和别人搞暧昧,一打扮就觉得是要红杏出墙,和朋友玩嗨了在外面过夜,就会觉得惨了,绿帽子戴定了。
而你们的关系中有一个潜在的破坏者——你自己,当你内心认为配不上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就启动了一个程序,叫做“自我应验预言”(持有某种期待——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期待如实发生——强化起初的期待),当对方带你去见自己的朋友时,你会觉得他的朋友肯定瞧不起你,觉得你配不上他,于是你索性也放弃好好打扮自己,聊天的时候也不吭声,在他的朋友面前展现出消极对抗的一面,于是他的朋友果然觉得你不咋滴,所以你又强化了期初的想法,你配不上他。所以你们之间的很多事都会由你觉得配不上他开始,又由你果然配不上他结束。
很多鸡汤都会说“其实你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好”,我们还真的这么信了,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我服务偏见”,即和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道德水平更高,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友善,更聪明,更英俊,更健康。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其实比实际情况更好, 而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消极看法反而更贴近实际情况。所以当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的时候,大部分情况是你的确配不上对方。
一件贵的衣服,即便你真的买了,没那气质身材,也会被别人当做A货。
而一个身材气质好的人,即便穿个路边摊,别人也觉得你穿的是名牌。
为什么要去追求一个你认为配不上的人呢?还不如去做一个配得上对方的人。
*作者:Juno,公众号:孤岛(gu_dao2015),写作成为一股让自己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再彷徨迷茫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