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文学院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洪涛教授莅临养根楼报告厅,主讲《<再别康桥>与徐志摩的剑桥故事》学术讲座,此次“人文科技大讲坛”活动,吸引了校内师生广泛积极参与。
在讲座中,刘洪涛教授以徐志摩的剑桥求学生活、剑桥视角下的《再别康桥》阅读体验以及剑桥文化遗产中的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跨文化征用为主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探讨“跨文化遗产征用”这一学术议题时,刘洪涛教授以《再别康桥》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诗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不仅是剑桥风光的文学再现,更是诗人对西方文化符号的创新性重塑。此外,刘洪涛教授从徐志摩1921至1922年间在剑桥的求学经历出发,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诗歌文本的深入分析,全方位呈现了诗人与剑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近年来,剑桥大学也举办了“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以及国王学院设立中英双语诗碑,正是这种文化遗产互动的实证。
文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尹钟宏对刘洪涛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系统概括,并强调此次活动既是对诗歌艺术的致敬,也是对人文精神现代觉醒的呼唤——在全球化语境中,徐志摩笔下的文化冲突与精神探索,为青年学子理解跨文化认同、寻找个体与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此次“人文科技大讲坛”活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桥梁,不仅激发了青年学子对文学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亦有助于提升其文化素养,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撰稿人:宁碧瑶;
一审人:王赛兰,二审人:曾博,三审人:尹钟宏)
